元太祖十四年,成吉思汗亲自率领大军,远征中亚的花剌子模王国。历时五年,消灭花剌子模40万军队。成吉思汗向拖雷、哲别下令,凡是做出过抵抗的军队或者百姓实盘股票配资哪个好,破军之后,尽杀俘虏,以及城内曾参与过抵抗的青壮年。
但是在下达屠城令之后,却有一项例外。俘虏在等候处斩时,监斩官会挨个询问,以前会什么手艺。如果俘虏回答会锻造兵器,就可以免死,编为随军工匠,为军队打造和维修武器装备。古代战争的武器消耗量极大,每次战斗过后,维修武器装备是一项十分繁重又非常紧要的工作。这些随军工匠没有人身自由,地位和奴隶差不多,但是起码可以保全性命。
元朝在横跨欧亚大陆的连年战争当中,从各国掳掠了大批工匠,源源不断地输送回元朝腹地。其中技艺最为精湛的工匠,多数被派往元大都一带,编为匠户,为王公贵族制作刀剑,雕琢玉器,建造宫室。蒙古史书记载,仅蒙古帝国三次西征当中,就从中亚和西亚掳掠了上万名铁匠。有史学家推断,蒙古帝国三次西征,以及蒙古贵族对中亚的残暴统治,重创了中亚繁荣了数百年的冷兵器制造业,可能这才是波斯大马士革刀失传的真正原因。
西方一些史学家提出,大马士革刀失传是由于印度乌兹钢绝产,这个说法其实缺乏史实支撑。在19世纪中叶,欧洲工业革命蓬勃发展,许多科学家把乌兹钢作为研究对象,希望从中受到启发,生产出质量更好的钢材。一些科学家在学术报告中称,当时在印度街头,经常能见到有人贩卖乌兹钢锭。旅行者和商人把这些钢锭带回欧洲,转售给科学家作为研究材料。这样说来,直到19世纪中叶,印度仍有乌兹钢在销售。
匠人工坊作品
元朝非常重视武器制造,官方几乎垄断了整个冶铁锻造行业,民间不准私自开设铁匠铺。规定匠户必须父传子承,不得改行或者参加科举,要终身为官府服务。
元朝还成立镔铁局,管理来自各地的冶铁和锻造工匠。史料中关于匠户的零星记载很多,旅行家马可波罗也曾在自己的游记当中描述过元大都附近匠户工作的场面。但是史料中并没有元朝从印度进口乌兹钢的记载。这说明元朝只是掳掠了大批铁匠,而没有对乌兹钢引起足够的重视。也许在他们看来,乌兹钢只是一种土法炼制的钢材,没有太大的军事价值。匠户制度从元朝一直延续到清朝乾隆时期,才最终废除。
匠人工坊作品
保定地方志记载,匠人工坊的前身上谷刀坊,就是由匠户后人开办。直到民国时期,一些匠户后人仍然延续着父传子承、学徒拜师、师徒如父子等传统习俗。匠人工坊总工艺师张勇介绍说,虽然匠户制度从本质上是一种束缚匠人的工具,但是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一些好的传统习俗,包含着对师承的敬畏,对手艺的执着,对师父的感恩。这些即使放到现在,对于弘扬工匠精神也仍然是有帮助的。从十年前开始,张勇就在匠人工坊内部尝试恢复一些传统的匠户习俗。凡是进入匠人工坊的学徒,都会举行拜师礼,学徒期至少5年,并邀请亲友参加作为见证。
匠人工坊作品
每年春节前,匠人工坊会举行献艺大会。包括学徒在内的所有工匠,要拿出自己认为最满意的作品,请当地德高望重的各界嘉宾品鉴。规定嘉宾只许批评,不许赞扬,要尽可能多地挑出这些作品里的瑕疵。最后瑕疵最少的作品胜出。胜出的作者不论年龄大小以及资历深浅,在次年待遇翻倍,为期一年。
匠人工坊作品
元朝推行匠户制度是出于战争和统治的需要,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民间手工业的发展。但是从重视工匠的角度,起码说明元朝的统治者是明智的。今天我们在制造业大力倡导工匠精神实盘股票配资哪个好,是不是也应该从重视各行各业技术能手、创新人才,尊重匠人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