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频频登上财经头条,但却并非因为其亮眼的业绩表现。尽管公司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612.5亿元、同比增长4.35%,净利润8.58亿元扭亏为盈,但股价却持续下跌,上周三更是创下近四年新低。在沙特阿美高溢价入股引发市场高度关注之后,公司却接连暴露出内幕交易、业绩预告变脸等内控漏洞,引发监管部门和投资者的担忧。
中信建投:未来原油供需缺口或重新扩大,油价有望止跌回升
沙特阿美入股后内控失效,高管内幕交易案件曝光
2023年3月,全球石油巨头沙特阿美以246亿元、88%高溢价入股荣盛石化,获得10%股份,一时间成为资本市场焦点。这笔跨境并购不仅是近年来最大规模的二级市场收购案例之一,更被视为中国石化产业与海外巨头深化合作的标志性事件。然而,这场轰动一时的并购案背后,却暗藏着严重的内控风险。
6月25日,中国证监会发布的4份行政处罚决定书,却暴露了荣盛石化及控股股东荣盛控股在这次大手笔合作中的管理漏洞。处罚涉及时任私募总裁、荣盛能源副总经理、荣盛控股总裁办副主任、荣盛控股财务管理中心资金管理部门经理等四名人员,他们内幕交易荣盛石化股票的违法事实集中曝光,最终四人均被监管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罚款。。这一事件不仅暴露了公司在信息管理和内部控制方面的重大缺陷,更严重损害了投资者利益和市场公平。
对于一家刚刚引入国际战略投资者的上市公司而言,如此严重的内控失效无疑是一记重创。它不仅损害了公司声誉,也让投资者对公司管理层的诚信和能力产生了质疑。更为严重的是,这种内部人员利用信息优势谋取私利的行为,严重违背了资本市场的公平公正原则,可能会影响到未来公司与沙特阿美的合作关系。
业绩预告反复修正,信息披露质量堪忧
除了内幕交易案件,荣盛石化在信息披露方面的表现同样令人失望。2024年初,公司在短短三周内两次发布截然相反的业绩预告,将2023年度预计亏损4-6亿元的业绩一举扭转为盈利8-10亿元。
5月30日,浙江证监局下发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称公司业绩预告信息披露不准确,公司董事长李水荣、总经理项炯炯、财务总监王亚芳、董事会秘书全卫英对上述违规行为负有主要责任。浙江证监局决定对荣盛石化公司、李水荣、项炯炯、王亚芳、全卫英分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业绩修正和信息披露问题不仅反映出公司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存在严重缺陷,更可能影响投资者的决策,损害中小股东利益。
对于一家市值超过百亿的大型上市公司而言,准确、及时、完整的信息披露是维护投资者利益、树立市场信心的基础。荣盛石化在这一关键领域的频频失误,不仅暴露了公司治理结构的不足,也凸显了管理层对资本市场规则的轻视态度。
市场信心溃散,股价持续下跌反映悲观预期
在一系列负面消息的冲击下,荣盛石化的股价表现令人失望。截至8月28日,公司股价已跌至8.58元/股,较沙特阿美入股时的24.3元/股跌去近65%。这种断崖式下跌不仅抹去了沙特阿美入股带来的溢价,更反映出市场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悲观预期。
内控漏洞、信息披露不力等问题暴露了公司治理方面的漏洞,更是严重打击了投资者信心。投资者普遍认为,如果公司无法有效改善治理结构、加强内部控制,那么即便有沙特阿美这样的战略投资者加持,也难以实现长期稳健发展。
对于荣盛石化而言,重建市场信心已成燃眉之急。公司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全面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同时,还需要充分发挥与沙特阿美合作的优势,在产业链整合、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才能重新赢得投资者的认可。